讲座动态

讲座新闻

首页 >> 讲座动态 >> 讲座新闻 >> 正文

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黄爱军博士来院分享“汉语集合名词可数性的儿童语言习得”

日期:2019-12-09

作者:

审核人:

浏览次数:

本网讯 2019年12月6日下午,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黄爱军博士应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邀请,在第七教学楼412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“汉语集合名词可数性的儿童语言习得”的学术讲座,讲座由副院长吴庄教授主持,何晓炜教授、马志刚教授、陈哲博士,以及校内的硕士生、博士生和访问学者参加了本次讲座。


说明: D:\李子丹\新闻和照片\2019\12.6黄爱军讲座\DSC09576.JPG

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黄爱军博士


黄爱军首先就集合名词的可数性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。她通过仔细分析前人的研究,认为汉语集合名词同时具有可数和不可数两种解读,形态句法(morpho-syntax)和语境对汉语集合名词可数性的解读会产生影响。为证明假设,黄爱军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,分别考察了成人和儿童如何解读集合名词的可数性,观察汉语集合名词是否受到上述两个因素的影响。

随后,黄爱军详细介绍了她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。研究共包含三组实验:实验一考察了语境对集合名词可数性解读的影响;实验二检测了个体量词与集合名词的可数性是否存在关联;实验三用于修正实验一中动词“吃”带来count-mass shift的可能性。三组实验都采用统一的实验模式(truth-value judgement task),被测试者在听完一段简短的故事后对测试句进行正误判断。三组实验共收集了120名被试者的语料,其中儿童和成人各60名,儿童平均年龄为5岁。

实验一的结果显示:语境决定了集合名词可数性的解读。在不可数语境中,儿童的正确率为87%,成人的正确率为90%;在可数语境中,成人和儿童组都达到了100%的正确率。实验结果说明集合名词可数性的解读具有不确定性,它随着语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,与前人认为汉语集合名词只有可数一种解读的观点不一致。实验二的结果显示:成人和儿童无论在可数还是不可数的语境中,都达到了100%的个体(可数)解读。这一现象说明,只要光杆名词前出现量词,就只有可数一种解读,不受语境影响。所以当光杆名词和个体量词共现时,成人和儿童都能对名词赋予个体解读。实验三的结果显示:成人有80%正确率,儿童的正确率为90%。与实验一的数据无显著差异(p>0.05)。不管有没有ground都可以触发不可数解读。


合影留念


最后,黄爱军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:(1)前人的研究普遍认为汉语的集合名词只有个体解读,实验发现两种解读都存在,尽管在中立的语境中集合名词倾向于个体解读,但是不可数解读可以在特定的语法结构中通过触发得到。(2)个体量词决定了集合名词的可数性,不是名词本身。形态句法是影响集合名词可数性的决定因素,语境仅对名词有影响,对带有个体量词的名词短语无影响。

讲座结束后,黄爱军耐心解答了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,并就实验方法问题与大家进行深入的交流。黄爱军博士讲座内容丰富,令听众受益匪浅,为相关研究拓展了思路。

  • 广外官微

  • 学院官微

版权所有 © 2024 best365官方网站(网页版)登录入口 地址: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

Baidu
sogou